想知道更多關於骨盆健康的內容,歡迎訂閱、追蹤下列頻道:

林醫師的YouTube頻道https://www.youtube.com/@CCs_Rehabilitation_World

林醫師的FB粉絲專頁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profile.php?id=100078315248262

林醫師的Podcast頻道https://open.spotify.com/show/4h8EG5Y7iPnslOSsCxeipu?si=NVBnOi8ITV-Gyr0xxVm9aQ

👩‍⚕️【我的骨盆復健養成之路】成為一位專注於骨盆復健的醫師,需要時間跟選擇。從7年醫學系、4年住院醫師訓練,到超過20年的臨床經驗,選擇成為復健專科醫師——幫助病人減輕疼痛、恢復功能,是我一直以來的目標。直到後來,因為自己多年來飽受產後尿失禁困擾,我開始重新思考:「我能夠幫助我自己嗎?復健科醫師是否能做得更多?」因緣際會下,前往美國進修2年半,攻讀DPT,深入骨盆復健及跨專科整合訓練,,在醫院實際評估治療骨盆復健的病人們,也重新認識「骨盆復健」的真正價值。 骨盆復健是根基於實證醫學的專業治療方式。包括: 肌肉力量、協調、感覺的功能性評估與訓練 超音波觀察、生理回饋、徒手治療、呼吸整合 必要時輔以震波、磁波、電療等技術 幫助改善:漏尿、漏便、性交疼痛、功能性便秘、頻尿、骨盆疼痛等問題在進修期間,我讀到一篇訪談報導,主角是美國 UT Southwestern 的復健科醫師 Dr. Kelly Scott——她是極少數專攻骨盆功能障礙的復健專科醫師。她曾說:「沒有什麼比能排尿、排便、坐著不痛、與伴侶親密,更關乎生活品質了。」這句話只要深入接觸骨盆復健的醫療人員肯定都有所感。雖然我們素未謀面,但她對骨盆復健的理解與堅持,正是我想走的方向。回到台灣後,我開始將這套根基於實證、科學化且人性化的骨盆復健系統帶入臨床。許多病患一開始都說:「我不知道這個問題也可以找復健科醫師。」而當他們在我的指導下親身實踐、重新掌握身體的控制感時,我也更確信自己選擇的這條路,是正確的。 骨盆復健的核心,不只是鍛鍊肌肉,而是回應人最基本的生理需求與生活尊嚴。這幾年來,除了延伸原有復健專業,我也開始進一步學習泌尿科、婦產科與腸胃科的知識,成為支撐我跨領域協助患者的重要基礎。從醫學生、住院醫師到今天的我,二十年前我從沒想過會踏入這個領域。但如今我深刻體會到——「沒有什麼比能排尿、排便、坐著不痛、與伴侶親密,更關乎生活品質了。」要學習的東西好多,但是越投入,越發現這些努力是值得的。附文為美國復健醫學會訪問Dr. Kelly Scott 的內容連結,也是影響我很大的那篇訪談報導。

https://residentfellowcouncil.medium.com/a-physiatric-approach-to-pelvic-rehabilitation-medicine-with-dr-kelly-scott-171e92c85c8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