寶貴的經驗
來美之後,除了學校的課程,我自己報名上了很多骨盆治療相關的繼續教育學分課程,其中有一些也有內診的學習,都是學員之間相互練習,算是引領我走入骨盆治療的開始。
開始實習之後,UPMC骨盆物理治療部門,為選擇骨盆治療實習的學生,特別做了內診的特訓,特訓之後學生才可以開始進行內診。
我的CI (clinical instructor)跟我說,實習時藉由內診評估和治療病人,會迅速累積非常多的經驗,從十八歲年輕女性到八十歲的婦人,各式各樣的病人會讓我的內診手感變得很不同,加上我之前有多年肌骨觸診的臨床經驗,上手會更快。內診上手後,是比任何生理回饋儀器都更好更重要的骨盆治療工具。
這一梯次選擇骨盆治療的實習學生,加上我,只有兩位。醫院派了一位資深的骨盆治療師,利用周五下午的時間,幫我們訓練。
本來以為會是兩個學生之間彼此練習,結果是老師親自讓我們兩位學生練習!能夠得到第一時間詳實的回饋,真的太感動! 除了我們的慣用手,非慣用手也讓我們練習內診(因為治療床的位置,老師建議我們兩隻手都要會內診),一根手指還有兩根手指,去進行內診的適應症也不同、可以觸診到的部位手感也不同。
從禁忌症開始,還有內診之前對病患的說明和禮儀,從皮膚表面的觀察和觸診,接著是內診:尾骶骨(coccyx)開始,尾骨肌(coccygeus)、提肛肌(lavator ani)、閉孔內肌(obturator internus)、梨狀肌(pyriformis)都能夠一一觸摸到,去感受肌肉的張力,還有測試肌肉力量和延展性及放鬆的能力。再來是Sacrotuberous ligament 和sacrospinatous ligament 這兩條骨盆重要的韌帶觸診,對照著骨盆模型,更能夠一目瞭然。
如果說,之前的繼續教育學分課程是簡餐,這次的特訓加上後續好幾個月的臨床實習機會,毫無疑問是滿漢全席! 可以好好累積經驗的學習機會真是太珍貴,一定要好好把握珍惜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