慢性便秘
2024-05-16
<案例分享>
實習將近兩週,發現骨盆治療對慢性便秘的效果很不錯。
除了骨盆底肌的放鬆練習,膳食纖維和水分的衛教和日記,再加上內臟鬆動術/徒手治療,很多病患都有不錯的成效,包括常見容易便秘的族群: 兒童、孕婦、老年人、壓力大的上班族。其中孕婦如果能在孕前就有治療經驗會更好,因為懷孕過程中,沒辦法做內臟鬆動的徒手治療。
<案例1>
45歲女性H,有慢性便秘及骨盆底肌張力過強、proctalgia fugax (功能性直腸肛門疼痛)的病史。容易焦慮,凡事要求完美。持續在門診治療慢性便秘的問題。
十天前她剛完成了馬拉松賽事,之後便秘合併肛門直腸疼痛的情況更加嚴重,至骨盆復健門診就診。
內診發現骨盆底肌張力較之前更強,推測跟完成馬拉松長跑賽事過程中,骨盆底肌、髖關節週邊肌肉持續用力收縮有關。
治療採骨盆底肌放鬆練習,合併大腿內收肌、骨四頭肌、臀肌等肌肉的伸展,病患感覺疼痛明顯改善,合併飲食日記,注意膳食纖維及水分足夠的攝取,加上內臟鬆動術,便祕也有明顯改善。
<案例2>
十歲女童A,因為時常有"有尿意卻尿不出來"的症狀,被泌尿科轉介來骨盆治療。初診問卷調查發現同時有慢性便秘的情況,除了骨盆治療,也轉介至小兒科,小兒科醫師開立軟便劑及緩瀉劑治療。
便祕情況改善後,"有尿意卻尿不出來"的症狀竟然消失了! 原來便祕才是根本主因。
女童家長不希望孩子長期服用便祕藥物,孩子和家長在我們的協助下,都學會簡易腹部內臟的徒手治療。加上骨盆底肌放鬆練習,膳食纖維/水分攝取日記,孩子可以不需要一直服用便祕的藥物。
#骨盆復健治療 #便祕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