應該要去[喬骨盆]嗎?

2025-01-04

以實證醫學為基礎的骨盆健康衛教:為什麼不應盲目進行骨盆調整(喬骨盆)

坊間常常有病患因為被告知自己的骨盆錯位/歪斜/不對稱,感到擔憂,並期望透過快速的手法治療來矯正骨盆。

然而,從實證醫學的角度來看,盲目進行骨盆調整可能不僅無益,甚至會帶來潛在風險。

[骨盆錯位的迷思與現實]

許多人認為骨盆錯位會導致腰痛、髖關節問題或其他全身性的不適。然而,實證研究表明,骨盆輕微的不對稱或結構差異屬於正常解剖變異,並不一定會導致疼痛或功能異常。根據《美國物理治療協會APTA》的研究,絕大多數的腰痛或骨盆區域不適是由肌肉、韌帶或神經問題引起,而非骨盆結構的錯位。

另外產後婦女由於賀爾蒙變化的關係,骨盆關節(如恥骨聯合、薦髂關節)會因分娩過程而產生一定的鬆動,但研究顯示,大部分產後婦女的骨盆結構會在6至12週內自然回復穩定。骨盆關節的鬆動會逐漸減少,並恢復到懷孕前的穩定狀態。在骨盆復原過程中,過度干預可能干擾自然修復,「喬骨盆」可能干擾骨盆韌帶與關節的自然修復過程,甚至可能引起疼痛或其他功能性障礙。

[盲目調整骨盆的潛在風險]

1. 傷害骨骼或軟組織:若沒有經專業人員判斷是否有潛在骨質流失或骨質疏鬆,一昧進行強力手法操作,可能導致骨折骨裂等風險。骨盆調整通常涉及強力的手法操作,如果施力過大或操作不當,可能會損傷骨盆周圍的韌帶或肌肉,導致疼痛或炎症。

2. 錯誤診斷和治療延誤:將所有問題歸因於骨盆錯位,可能忽略真正的病因,例如神經壓迫、肌肉失衡或其他潛在的健康問題。

3. 心理依賴:頻繁接受手法治療可能讓患者對調整形成心理依賴,認為自己的骨盆需要不斷矯正,反而忽略了透過運動與姿勢調整來改善問題。

[基於實證的建議]

1. 尋求專業評估:如果您感到骨盆或腰部不適,應尋求具有專業資格的醫療人員(如物理治療師或復健科醫師)的評估。他們將針對問題進行詳細檢查,找出真正的原因。

2. 強化核心肌群與骨盆穩定性:根據實證,透過姿勢調整與深層核心肌群訓練(如腹橫肌、骨盆底肌訓練),可以有效改善骨盆區域的不適,並降低未來的疼痛風險。

3. 正確的姿勢與日常習慣:長時間不良姿勢(如坐姿不正、單側負重)可能導致骨盆區域壓力增加。改善日常習慣,搭配適當的伸展與運動,是預防和緩解骨盆不適的關鍵。

4. 謹慎選擇手法治療:在選擇徒手治療的手法前,應確保執業者具備合格資格並受過相關訓練,並確認此治療方式對您的問題有實證支持。 

photo credit: Pectus Clinic
photo credit: Pectus Clinic