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為骨盆治療師的心路歷程

2024-06-28

昨天在協助病人做骨盆底肌放鬆練習的時候,病患因為再怎麼努力也無法讓骨盆底肌放鬆,挫折地哭了……

才二十幾歲的女孩,真令人心疼。她說她覺得自己好笨,這麼簡單的事情也做不好。

我忍不住跟她說,要跟骨盆底肌建立連結,是一件一點也不簡單的事情,遑論要自在的使用它:放鬆、收縮、協調,這一段路,我走了二十幾年。

一開始是生完第一胎,大笑、咳嗽時,漏尿就伴隨而至。詢問婦產科醫師,凱格爾運動是我得到的答案,努力做的結果,效果有限,只得與漏尿共處,咳嗽、大笑,都要小心翼翼。

生完第二胎,症狀只有更嚴重。一度考慮手術,但聽完詳細的手術說明,心想還是算了。漏尿棉墊斷斷續續使用,日子就這樣一天天的過去了。

後來開始跑步,也跑過幾次半馬。我發現影響我跑步表現的最重要因素,不是我的心肺功能,也不是我的下肢肌力,而是漏尿問題。我不敢補充水分,跑沒多久就要找流動廁所,跑到終點時不敢大肆開懷慶祝,因為要趕緊回家沖澡,洗去身上難聞的汗臭味,還有,尿騷味。

一直到疫情期間,修了一門美國大學肌動學的線上課程,授課的老師提及骨盆物理治療在美國是一門物理治療的新興專科,這幾年開始蓬勃發展,引起我莫大的興趣!詢問老師許多關於骨盆物理治療的細節,後來更開始上網找到一些美國這個領域的專科物理治療師,追蹤他們的社群媒體,理解他們的工作內容。也開始我的自癒之路。

肌動學的授課老師見我對這個領域充滿熱情,建議我何不試著申請美國的DPT(Doctor of Physical Therapy) program, 除了對於我本來的專業能力有加分,也可以趁機深入學習及了解骨盆治療的內容。

就這樣,從申請入學獲得許可,除了兼顧學校課程,我也自行到處上相關的課程和工作坊(美國很多專業課程繼續教育學分開放給學生上課,學生的學費還有打折!)累積了很多知識和實作經驗。真的水到渠成的時刻,是開始實習之後,許多內診的機會,各式各樣的病人,而在這個過程中,我的漏尿已經在我的知識和反覆實際練習過程中,治好了。

結束治療前我抱了抱這個女孩,相信她會越來越改善,一是她還年輕,二是她很幸運接觸到對她有幫助的醫療資源,這也是時代進步的表徵吧! 顯示較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