跨性別友善

2024-07-12

<跨性別友善>

來美之後

常常會看到私人信件的簽名檔

會附上類似

(she/her)、(he/him)或(they/them)的署名

那是跨性別友善的一部份作法

也就是讓別人知道希望自己被如何稱呼

不過在骨盆治療部門工作之後

有更深刻的感受

之前有遇過一個病人

初診時,我的CI (clinical instructer)就提醒我,病患的電子病歷上有記載

他希望的稱呼是(they/them)

意思是跳脫傳統性別二分法的方式

他不希望被歸為男性或是女性

雖然生理上他是女性

來就診的原因是因為骨盆疼痛

在看診時直接稱呼病患的名字比較沒問題

不過病歷書寫時

我一不小心就把they/them 寫成she/her

還有一個挑戰是 英文的they/them 是多數

在這個病患的病歷裡,即便是they + are…..

代表的也是單數、是跨性別的"他"

病歷完成後

反覆檢查好幾次才確認沒有寫錯才送給CI簽名

我想像在中文的世界

醫療人員在稱呼病患~先生或是小姐之外

可能就是名字

也是頗具挑戰

也查了一下台灣政府的跨性別友善措施

我想日後會越來越常遇到

美國這邊的骨盆治療師

有人專門治療變性手術之後的個案

(不管是男變女或女變男)

光是用想的就覺得很不容易

也是很專業的學問

時代在變 以往不存在的病人和治療方式

更需要醫療人員有足夠的耐心和智慧去面對

附圖是選自台北市政府的"跨性別友善服務指引"

針對警察、學校老師、醫療人員、社工等行業

該如何對工作上遇到的個案

做跨性別友善的稱呼

有空可以參考看看

讓自己多一點準備

我想大家終究都會有遇到的一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