Elective Dissection Course

2024-02-01

<進階解剖課>

這學期選修了一堂解剖課,超迷你小班,九個同學,兩具全新的(對不起,實在找不到其他的形容詞)大體,一男一女。第一堂課老師給了我們各式解剖器械後,大家就各自就位,按照自己的進度速度,開始操刀,老師再無多餘的話語。每周將近三個小時的課程,解剖室裡隨處可翻閱的圖譜,更不用說有老師這位行走的圖譜百科,就在我們身邊走動,隨時解答我們的問題。雖說一個人"認領"一個部位(我認領了下肢),但是只要我們有想要解剖探查的部位,同學之間都好商量,老師更是上至十二對腦神經和脊髓,下至骨盆底肌,隨我們許願,使命必達。開學至今,每週四下午的解剖課,全程站著上課,卻是我特別開心和珍惜的時刻。同學之間彼此分享臂神經叢的各個分支、腹肌的層層疊疊、股三角從屋頂到地板一覽無遺......,溫故知新,就是這種感覺。回想起大三上那個學期,解剖生理組職胚胎學齊上,十幾個同學圍擠著一具不知為何肌肉沾黏嚴重的大體,解剖實驗課從早上八點到下午五點。開學沒多久為了趕上生理學的早課,從女六樓梯上摔下來的我,手肘骨折一開始沒被診斷出來,等到診斷出來就開始我的三角巾懸臂人生。總之,那個學期幾乎半殘,沒拿過解剖刀,同學們密密麻麻圍著大體,在外圍的我,只能像孤魂野鬼似的在解剖室裡遊蕩,看看有沒有哪個組剛好有善心人士可以讓我一窺解剖學的神聖奧妙,嗆鼻的福馬林藥水味,似乎仍清晰可聞。時隔將近三十年,格外珍惜現在的機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