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宛如阿修羅>
最近看了Netflix 上的日本影集"宛如阿修羅",一如是枝裕和導演以往的作品,節奏不快,劇中每個角色都有其深刻的刻畫,沒有所謂的好人壞人,更多的是每個人對自己人生的選擇。看到這部影集,我聯想到了前幾年台灣的金馬電影: "孤味",兩部作品的主角家庭皆為四姊妹,並以父親的外遇為導火線,讓家庭成員回想過去、重新審視彼此的關係、面對未來。
以下有雷:
兩部作品都有當地文化特色,"孤味"透過食物(蝦捲)來象徵家庭記憶,充滿台灣本土風味。"宛如阿修羅"也有以許多食物(相關)的場景,一起醃泡菜閒聊的家庭活動,即便在母親過世之後,仍舊串起四姊妹甚至她們的另一半的日常。而父親買壽司回家,舉凡買哪家壽司店的壽司、買的壽司是否是母親喜愛的口味,都表達了父親的所作所為,還有女兒對母親委屈的在意。
"孤味"最後因父親的過世,讓母親與亡夫以「對話」的形式,說出一生的委屈與心聲。"宛如阿修羅"當中,受委屈的母親離世,四姊妹有的對父親不諒解、有的能接受,其實也都反映著自身的遭遇與和另一半的關係變化,終究劇中的角色也學著如何與事實共處,這也就是人生吧。
四姊妹即便來自相同的父母基因,人生的際遇卻大不相同。老三和老四從一開始的針鋒相對,互看不順眼,討厭到不想對方來參加自己的婚禮。到後來老四的人生遇到極大難關,三姊知道的第一時間馬上二話不說,替妹妹解決困難,要知道以老三的個性,要這樣替妹妹出頭,需要多大的勇氣!(也難怪她跟對方嗆聲完整個人虛脫倒地), 在知道妹妹遭遇難關時,她說了"再怎麼不喜歡妹妹,也不希望她過得不好"的話。
老二知道大姊寡居,與有婦之夫有染,千方百計想幫她介紹對象,脫離這個"困"境,但是大姊即使面臨諸多辛苦,依舊選擇自己想走的道路,大妹最後也尊重她的意思,兩人之間的情誼不變。我想,這就是家人之間的感情吧!
劇末也解釋了甚麼是阿修羅,從二姊夫口中說出來感覺特別有張力。四姊妹每個女演員都演得非常好,慢慢的節奏,讓人慢慢地看,捨不得"追"劇,想要細細品嘗每一幕。看了這部影集,覺得身為女性,能夠有好多能量,雖然人生路上也面對很多不公平,但是我還是覺得,當女生真好。有空也想找小說來看,據說不同的時空背影,導演作了一些相應於這個時代的價值觀修正。看了覺得有充飽電的感覺,推薦給大家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