孕婦尾骶骨疼痛 Coccydynia in Pregnant Women
<尾骶骨疼痛,尤其是懷孕婦女,該如何是好 >
33 歲林女士,懷孕28週前來諮詢。因為十年前跌坐在地上,導致尾骶骨挫傷,之後時不時會有尾骶骨疼痛的狀況,大部分以藥物和復健治療處理,可緩解一陣子。隨著懷孕周數增加,胎兒變大,尾骶骨週邊有悶痛的情況,但因為正值孕期,不想服用藥物,也擔心懷孕過程會不會造成尾骶骨的疼痛狀況越來越嚴重,故前來諮詢。尾骶骨是位於脊椎最末端的小段骨頭,本身並沒有關節,常因跌坐在地造成挫傷、錯位、甚至骨折。由於不影響週邊肌肉骨骼關節的功能,鮮少需要手術治療,大部分治療以保守療法:藥物或復健為主。孕期如果有類似症狀發生,可皮膚表面觸診或是肛門指診的方式確定疼痛部位。局部施以冰敷或熱敷緩解疼痛,輔以徒手治療如coccyx mobilization promoting extension 或是 sacral ligament release 等手法協助緩解症狀。生產過程中,第一產程可施以髖關節外旋、骨盆後傾、薦骨反點頭(counternutation)、兩側坐骨節結往內壓迫等徒手方式協助骨盆入口(inlet)打開。第二產程胎頭已進入骨盆腔內,可利用dangle squat、四足跪姿、tall kneeling、half kneeling等生產姿勢,以重力協助胎頭持續下降,也可以避免壓迫尾骶骨。合併髖內旋、雙側髂骨嵴(iliac crest)打開等手法,協助骨盆出口(outlet)打開。若產科醫師習慣產婦以傳統背躺截石式(Dorsal lithotomy position)生產,可在兩側薦髂關節下方放置枕頭以抬高尾骶骨,避免尾骶骨壓迫,另外也可以在兩側薦髂關節放置平行的毛巾捲,以利尾骶骨伸展。產科復健可利用人體解剖構造的生物力學,配合各式徒手療法、輔具及生活方式調整,讓孕婦可以不必服用藥物緩解各種肌肉骨骼疼痛,是孕婦產婦在面對肌肉骨骼疼痛的另一種選擇。
圖片來源: Evidence Based Birth
#產科復健 #孕婦復健 #尾骶骨疼痛 #孕婦下背痛


